据新华社报道炒股配资平,外交部发言人点名日方,连续两天提出严正交涉。北京把话挑明,东京却还在装听不见。石破茂此刻若继续躲在官邸里翻文件,而不亲自来北京面对面谈,中日这条船恐怕真要撞上暗礁。
先看数字。过去十二个月,日本航空自卫队针对中方军机的紧急升空次数达到575次,比前一年又涨了一截;同一时间段里,海上保安厅在钓鱼岛毗连区的巡逻船日数保持在320天以上,换算下来几乎天天都有日方船只在周边晃悠。另一组数据更扎眼:日本防卫省在2024财年列出的对台“非官方”互动预算,公开额度就冲到2.3亿日元,暗中追加部分尚未披露,但已比三年前翻了约两倍。三个数字,三条战线,层层递进,把东海、台海、外交场全部串在一起。
石破茂(资料图)
东京的解释还是老一套——“地区局势紧张,不得不防”。可真正让北京发火的不是飞机或舰船的数量,而是日方把台湾摆进“国家”行列的那张嘴脸。2021年6月,时任首相菅义伟在国会辩论脱口而出“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台湾三国”,北京当晚就拎起电话。2024年3月,自民党外交部会、国防部会负责人又跟民进党人士搞起所谓“外交安全对话”,驻日使馆直接把话拍在桌面上:停止变相官方往来。到了今年7月,美日联合声明再炒“台海和平”,北京干脆把交涉级别提到最高,一句“日本负有侵略和殖民台湾的历史罪责”甩过去,历史老账和现实新账一起算。
石破茂现在的处境并不轻松。党内,旧岸田派对他盯得紧,想拿“强硬抗中”给民调补血;党外,拜登留下的安全框架像紧箍咒,让他想调头又怕得罪华盛顿。可东京如果只顾在国会里唱高调,而不来北京把底线讲清,北京只会把交涉升级成反制。去年8月,七国集团外长替佩洛西窜台背书,北京连夜召见日本驻华大使,一句“颠倒黑白”把话说到尽头;今年2月,美日声明再添涉华条款,北京直接把“停止操弄涉华议题”写进外交照会。下一步,如果日方继续在台海议题上加码,北京手里的工具箱里还有经济、执法、军事多层选项,哪一个拿出来,东京都不好接。
石破茂(资料图)
让石破茂头疼的还有历史包袱。靖国神社里那14块甲级战犯的牌位,年年都在提醒周边国家日本对侵略战争的态度。2002年小泉参拜,北京紧急交涉,用词毫不客气:“伤害中国人民感情”。二十年后,日本政要仍有人想借“拜鬼”刷存在感,北京一句话甩回去:参拜一次,中日关系就倒退一次。历史问题没翻篇,安全议题又冒头,两件事叠加,东京想轻描淡写混过去,没门。
再看经济盘。2024年中日贸易总额3170亿美元,数字看着大,可日本对华出口已经连续三年跑输对东盟。半导体制造设备、精密机床这些王牌产品,一旦北京收紧出口管制,东京的产业链就要疼到骨头里。石破茂嘴上喊“经济安保”,真要让企业把订单从中国挪到越南、印度,成本一下子抬三成,选票立马掉。数字摆在那里:在华日企超过三万二千家,直接雇佣中国员工一百七十万人,这个体量不是说撤就撤。
石破茂(资料图)
北京把话摊开:台湾问题没商量,历史责任躲不掉,经济合作别自断后路。石破茂如果还想用老套路——口头上“一中”,行动上“切香肠”——北京下一步的反制只会更快更硬。与其在东京开记者会说“遗憾”,不如亲自飞一趟北京,面对面把红线划清,把能做的、不能做的,一条条说透。面对面谈,至少能把误判的阀门拧紧;隔空放话,只会让螺旋越转越急。
飞机从北京飞到东京只要三个多小时炒股配资平,石破茂愿不愿意迈出这一步,决定的不只是两国媒体头条,更是东亚海面上会不会再掀起新的浪头。
金鑫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